重慶6號線建節能樓 列車剎車能發電
列車剎車時,能夠發電為大樓照明;屋頂回收的雨水,處理后再用來澆灌屋頂花園;光導系統引入自然光,地下車庫不再黑漆漆……在軌道交通6號線上,將建起這樣一棟智能、節能的13層大樓———這就是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城鄉建委獲悉,軌道交通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項目通過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專家評審,有望成為我市第一個獲得最高等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鉑金級綠色建筑。 列車剎車能發電照明 軌道交通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位于軌道6號線大竹林車輛段內,地上11層,地下2層,建筑面積63145.7平方米。據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市軌道集團的辦公基地。 這棟樓有多智能、節能?重慶市城鄉建委節能處介紹,大樓在設計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有效自然通風與自然采光的基礎上,運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多項綠色建筑技術。比如,在6號線的地鐵車站、車輛段牽引變電所等地方,設置了一種特殊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列車剎車時的動能可以轉換為電能。通過配電系統,轉換來的電能將輸送到大樓里,用于照明和動力設備使用。 據介紹,這種將動能轉換為電能的系統叫逆變再生制動能量吸收技術系統,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是在全國率先使用。 挖地道給大樓通風透氣 現在很多辦公樓的通風換氣靠空調系統,而這棟大樓用了一種新方式———挖地道。大樓采用地道風冷卻系統,在地下2層車庫以下,距離地面約10米深的地方,設置了兩條地下風道。通過這兩條風道,可以適當為室內通風透氣。 這棟大樓還是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項目,里面用上了地源熱泵系統等設備,為大樓提供空調冷熱源和生活熱水。 地下車庫引入自然光照明 此外,大樓設置了31套光導系統。這是一種新型照明裝置,通過采光罩,能夠高效采集自然光線,導入系統內重新分配,再通過漫射裝置,把自然光均勻、高效地照射到需要光線的地方。這31套系統可以為地下一層近2000平方米的車庫引入自然光,解決地下車庫白天照明問題。 大樓的外立面采用了低輻射雙層玻璃幕墻,還設置兼具遮陽和自然采光調節雙重功能的活動百葉,幕墻系統在實現節能的同時還能有效阻隔噪聲。 大樓屋頂上采用了綠化系統,修剪成一個綠色庭院。通過屋面雨水回收系統,處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來沖廁所和灌溉屋頂綠化。 據介紹,重慶市綠色建筑分為銀級、金級和鉑金三個等級,鉑金級是最高等級。在全國,綠色建筑由低到高劃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個等級。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接下來的建造、運營,將為我市發展綠色建筑特別是高星級綠色建筑提供經驗。市城鄉建委還將把這棟樓向住建部申報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